外卖价格涨了分量还少了,都是“流量收割”惹的祸?

来源:日期:2019-01-16 14:56 浏览:183

常吃外卖的你,最近有没有发现外卖涨价了,分量还不易察觉地少了一些?记者调查发现,近期,全国多地的外卖平台上调了商户的服务费率,涨幅从1到3个百分点不等,由此引发部分商户对终端产品提价。

最近,上海市闵行区一家快餐店负责人马先生收到某外卖平台的新“合作方案”,每单费率从之前的18%上调至21%。这意味着,每卖出一单金额为100元的外卖,需向平台多支付3元。

马先生告诉记者,快餐店的毛利率在30%左右,在房租、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,外卖平台此举进一步加大了店铺的经营压力。

记者调查了解到,外卖平台服务费率按店铺类型、客单价、订单数量、区域位置等参数设定。一般来讲,规模越小、客单价越低的商户,议价能力越弱。上海一家小吃店的店主徐先生指着刚刚被取走的外卖包裹说:“这一单七块五,平台扣两块三。”折算下来,服务费率在30%多。 对于费率上调,某外卖平台表示,商家可以根据自身所处阶段的不同需求,自由增减服务项目,并依据服务内容与平台签订合作协议,不同的服务类型对应不同的费率。例如,商户采用平台的配送服务,和商户采取自行配送的方式,合作费率会有很大差异。 尽管外卖平台在提高服务费率的同时,往往搭配更为优惠的配送方案,或给消费者发放更多该店铺的红包,但商户们仍普遍表示了担忧。“随着对外卖平台的依赖越来越大,以后费率会不会继续涨?”马先生说,从最初的“零费率”到5%、10%,再到如今的两成左右,中小商户在与外卖平台的博弈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。

2018年11月7日,青海西宁市一名外卖配送员在送餐路上。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

费率上调,成本增加,外卖平台上的商户也通过多种方式“消化”成本。方法一:向消费者转嫁,价格贵了。 方法二:餐食质量“打折”,分量少了。方法三:“绕开平台”自己干。随着服务费率的上涨,一些外卖平台上的商家重新给顾客发放联系卡,绕开外卖平台自行配送。此外,部分连锁餐饮品牌如肯德基,也开发了在线订餐和配送系统,减轻对外卖平台的依赖。

2018年7月28日,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一名外卖送餐人员在烈日下骑行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根据相关市场机构的统计,2018年上半年,美团、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59%和36%。饿了么和口碑在去年10月份合并后,外卖市场“双寡头”格局进一步强化。 业内专家表示,搞成本转嫁,收“流量税”,只会阻断行业和商家数字化升级的最好机遇。平台可以制定、提高服务费率,但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无限制提高费率。此外,除价格因素外,消费者更关注食品安全、品质、健康等因素,外卖平台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,不断提升配送效率、降低交易成本、提高服务品质,实现多方共赢。
 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